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册化学的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凯发k8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在高一下学期的化学课程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我们今后学习化学的基础。本文将对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册化学的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1

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单质俗称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试管内壁上沾的单质硫。

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方程式为so2 h2oh2so3,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亚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3.鉴定so2气体主要用品红溶液,现象是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4.so2和co2混合气必先通过品红溶液(褪色),再通过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最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同时证明二者都存在。

5.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为:2h2s so2=3s↓ 2h2o,与cl2、h2o反应失去漂白性的方程为cl2 so2 2h2o=2hcl h2so4。

6.so3标况下为无色晶体,遇水放出大量热,生成硫酸。

7.久置浓xx显黄色是因为含有分解生成的no2;工业浓盐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fe3 。保存浓xx方法是在棕色瓶中,放在冷暗处;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浓xx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滴入稀xx现象是溶液只变红。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2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5.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6.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7.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8.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3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 h2o(g)=co(g) 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 nh4cl=bacl2 2nh3↑ 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4

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 中子数:a==z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5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6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2 及fe3 离子的检验:

①fe2 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 的检验:(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 2hcl=fecl2 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 cuso4=feso4 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 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 o2 2h2o=4fe(oh)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 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 cu=2fecl2 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 2fecl3=2fecl2 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 2fecl3=2fe 3zncl2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7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 4hf==sif4↑ 2h2osio2 cao===(高温)casio3sio2 2naoh==na2sio3 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8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 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 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

(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9

氧化剂、还原剂之间反应规律

(1)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

(2)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顺序相一致。

(3)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还原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4)元素处于低价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5)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氧化剂,被还原生成h2,浓硫酸是强氧化剂。

(6)不论浓xx还是稀xx都是氧化性极强的强氧化剂,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或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主要是得到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一般来说浓xx常被还原为no2,稀xx常被还原为no。

(7)变价金属元素,一般处于价时的氧化性,随着化合价降低,其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氧化剂与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一般是生成相对弱的还原剂和相对弱的氧化剂,即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也可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10

化学反应的速率

⑴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υ=△c/△t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以ma nbpc qd而言,用a、b浓度的减少或c、d浓度的增加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必然存在如下关系:

va:vb:vc:vd=m:n:c:d。

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

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11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 h2o(g)=co(g) 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 nh4cl=bacl2 2nh3↑ 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固定: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 na2so4=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 na2co3=caco3↓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2hcl=2nacl h2o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 c高温2cu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feso4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na2co3=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2h2o=4naoh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2co2=2na2co3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2h2o=2naoh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4h2o(g)=f3o4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2naoh 2h2o=2naalo2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6hcl=2fecl3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6hcl=2alcl3 3h2o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13

分散系、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14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a.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2)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 中子数:a==z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15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 no3-、fe3 与s2-、hs-、so32-、fe2 、i-)

③络合反应(fe3 、fe2 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 )、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 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以上是有关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内容由学无止ji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8793.html

(1)
学无止jin的头像学无止jin

相关推荐

  •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方案是指针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的社区服务方案。该方案通常包括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下的各…

    2024-04-22
    04
  • 客房服务员管理制度是指对客房服务员的管理和约束的准则,包括对他们的招聘、培训、工作安排、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规定。这一制度旨在保证客房服务员的素质,确保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也规…

    2024-03-18
    05
  • “大学团支部书记申请书”指的是向大学团支部提交的申请担任团支部书记的书面材料。团支部是共青团组织系统中的基本单元,书记是团支部的领导核心人物。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向组织表达愿望,情感…

    2024-02-27
    01
  • 医生医德考评个人总结 精选15篇

    医生医德考评个人总结是指对医生在医疗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表现和行为进行评估和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回顾自己的工作表现,包括对待患者、同事、家属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在医疗工作中…

    2024-01-04
    010
  • 中班幼儿月工作计划通常指的是为中班的幼儿制定的一个月的学习、活动和发展的计划。总的来说,中班幼儿月工作计划是针对中班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制定的具体方案,旨在促进幼儿在知识和技能、情…

    2024-05-15
    04
  • 过年的演讲稿是在新年来临之际,以表达祝福、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主题的一种演讲形式。在演讲中,可以对过去一年的成就和收获进行总结,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可以向听众传达新的愿景…

    2024-01-09
    0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地图